“阴阳”股权转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司变更知识 2024-08-25 4 0
内容摘要:“阴阳”股权转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阴阳股权转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能否通过股权转让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对于这些疑问,下面就跟着优诺财务一起来寻找答案。

 

1、阴阳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效力?

答:股权转让当事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签署两份(甚至多份)内容不同的合同称为阴阳合同。一般情况下,对外公开的阳合同非当事人真实意思;另一份是仅仅存在于当事人内部的阴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例如为了规避有关法律法规而提交工商登记的阳合同,例如为阻止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签订价格不一致的两份合同。

笔者认为,在实践中为工商登记便利或为符合工商部门的格式要求而签署的两份不同的合同或简易版本,如其股权数量、价格等主要条款是完全一致的,不能认为是阴阳合同。

阳合同的法律效力:阳合同并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仅仅是为了不正当目的而签订的,属于当事人恶意串通。依据《合同法》第52条第2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规定,该合同是无效的,可申请撤销。

阴合同的法律效力:阴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只要没有其他无效因素,一般应认定有效。但对于第三人能否对合同效力提出异议,要具体分析。对于为了工商虚假登记或逃税等规避法律法规中的阴合同,不应否认该合同的效力,但要根据合同内容重新登记、补缴税款。对于为了阻止其他股东优先受让权中的阴合同,因为该合同的履行必将损害其他股东的合法权利,其他股东可以申请法院予以撤销,使该合同归于无效。

 

2、能否通过股权转让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

答: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且手续繁琐,税负较重,因此越来越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希望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

针对能否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问题,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行为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即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为转让土地使用权,但因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法以土地使用权直接转让的方式实现,因此以另一个法律行为(转让股权)掩盖真意,以实现同一效果。此外,此种行为恶意规避国家关于房地产法(主要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和税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规避法律的行为,因此应当认定无效。

另一种意见认为,该行为合法有效,理由在于,公司股权转让是公司法所保护的法律行为,股权转让并不导致土地使用权权属的转移,土地仍是原公司的财产,股权转让行为与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毫不相关。任何股权变动都会导致资产控制状态的变化,不能仅因股权转让而导致的对于特定资产的间接控制就否定行为本身的效力。同时,税法制度允许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的情况下合理避税。如果认定此类行为无效,将会削弱股权的流通性,违反公司制度的基本特征,影响交易安全和效率。

 

3、涉港澳股权转让纠纷由何地管辖权?适用何地法律?

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地法院有管辖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第(四)项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企业核名找优诺财务,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上亿云端数据支持,企业名称查询就上优诺财务

 

分享:

欢迎咨询徐洽注册公司

本文来自:公司变更知识 -「千寻财务」

链接网址:http://m.njqx.com

评论

cache
Processed in 0.016037 Second.